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美文美图  > 正文

迈向新高度
——观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有感

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5-04-01 09:39

□曹迪雅

我站在山脚下,有人在山底骂我,我很生气;我爬到半山腰,有人在山底骂我,以为他在和我打招呼;我爬到山顶,有人在山底骂我,我耳边只有呼呼风声,眼前尽是迷人风景。这也许便是“新高度”意义的禅意诠释。在我看来,不断刷新高度,可以涵养恢宏的格局,擘画更加美好的蓝图。

曾经,国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低迷的,我们经常诟病它的呆板,不灵动,很多小孩迷恋着日漫、美漫,国人即便口头不说什么,心里却有着苦涩的隐痛。还好,国漫争气,当动画电影的镜头遨游于如梦似幻的永定土楼,穿越繁华绚烂的长安城,遇见白蛇和舞狮少年,“中国IP”正悄然撬动世界动画的产业格局。直到《哪吒》两部电影高光国漫的横空出世,尤其是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跻身全球电影排行榜前十名,顿时让热血沸腾的漫迷大声喊出了“国漫崛起”的宣言,名不见经传的饺子导演走进大众视野,携蕴含着中国文化基因的作品。承载着中国人梦想的文艺作品大踏步迈向市场,拥抱世界。于是,我们欣喜地看见:“新国风”美学体系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,也是中国为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作出的新贡献。

那么,我们由此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?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借鉴:一是本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拥有强大的文化基因做基础。比如《封神演义》早已用浓墨重彩刻画灵珠转世的哪吒,这一形象有着跨文化的缝合能力——道教典籍里,他是三坛海会大神;佛教传说中,他是田毗沙门天王之子;《西游记》里,他客串孙悟空的对手兼队友……这些让哪吒这一形象既能铸成惩恶扬善的利剑,也能化作悲天悯人的白鸽。

二是饺子团队的不懈努力以及取得成绩后的“归零心态”。4000多人的制作团队,1900多个特效镜头,给2亿多个角色加特效,1个镜头磨3年……这组数据足以让观众“用脚投票”。更重要的是,《哪吒2》票房过百亿后,饺子导演宣布闭关,继续全身心投入下一个新高度的征程中。

明白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“止于至善”的要义后,生逢盛世的我们更应在时代的春风里,谱写更多的盛世蓝图。丘吉尔有言:“你向后看得越远,就能向前看得更远。”这“向后看”,便是立足传统文化,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,获得优质的创作之源。同时,善于运用现代技术,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,使其绽放绚丽夺目的时代新花。

文艺创作如此,人生发展亦然。泰戈尔也说:“古老的种子,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。”听,这便是“新高度”的呼唤,它从来都不是某个固定阈值,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的拔节成长。

(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)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